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 杭州市 上城區: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因位於杭州市區中心偏南,南宋時建皇城於杭城南部,習慣稱南邊為上,故名 下城區:1949年由杭州市第三區改設,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因地處城區北部,在故皇城北,以南為上此為下,故名 江干區:1949年5月由杭州第四區改設,因地處錢塘江北岸故名;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區境南瀕錢塘江故名 拱墅區:曾名湖墅區、杭州市第八區,1949年改現名,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以境內拱宸橋、湖墅得名;拱宸橋即群星拱北宸(北極星),引申為對北方皇帝的敬意 西湖區:1949年始設西湖區,曾為杭州市郊區,以境內西湖(金牛湖、明聖湖、上湖、錢塘湖、石涵湖、西子湖、武林水)得名;在杭州城西,通稱西湖,據《淳祐臨安志》:西湖在郡西故名 濱江區:1996年12月由縣級蕭山市析置,以瀕臨錢塘江得名 餘杭區:秦始設置餘杭縣,1994年設市,2001年設區;舊傳禹會諸侯江南,舍舟登陸於此,因名禹杭(禹航、餘杭),實系古越語地名,語義未詳;另據《越絕書》:越人謂鹽曰余,杭意為船,即使用船的鹽部落;另說取自洋的吳語音,因東周之前為海洋,余為古越語的發語詞 蕭山區:曾名余暨縣、永興縣,唐天寶元年(742)永興縣更名蕭山縣,1987年設市,2001年設區;《元和郡縣誌》載:以縣西一里蕭山(蕭然山)為名;據《漢書·地理志》: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戰敗,率兵卒停留於此,四顧蕭然,故名;另據明萬曆《蕭山縣誌》:許詢於此憑林築室,有蕭然自適之趣,故名 富陽區:西漢置富春縣,以富春江得名;東晉太元中避簡文宣鄭太后阿春諱改富陽縣,1994年撤縣設市,2014年12設區;另據《中國地名由來詞典》:因位於富春江之北得名 臨安區:西晉太康元年(280)改臨水縣為臨安縣,1996年設市,2017年8月設區;據《郡縣釋名》:邑有臨安山,取此山為名,寓君臨即安之意;另說南宋朝廷感念吳越國王錢鏐對杭州的歷史功績,以其故里命名;又說南宋偏安江南,有臨時安置之意 建德市:三國吳黃武四年(225)析富春縣始設建德縣,1992年設市;據《中國地名辭源》:因孫權封孫韶為建德侯於此得名,其義則取建立功德之意 桐廬縣:三國吳黃武五年(226)析富春縣始設桐廬縣,以居桐溪(桐廬江、天目溪)地得名;另說昔有人採藥結廬桐木下指桐為姓,故縣名桐廬;或說為紀念中藥鼻祖桐君,把他採藥的地方命名桐廬;又據《中國地名辭源》:傳桐溪有大椅桐樹,垂條偃蓋,蔭蔽數畝,遠望似廬,故名 淳安縣:隋開皇九年(589)新安郡改名新安縣,曾改為雉山縣、還淳縣、青溪縣;北宋宣和三年(1121)方臘起義被鎮壓,由青溪縣改現名;據《中國地名辭源》:取淳而易安之意 ... 舟山市 定海區: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設定海縣,康熙皇帝以山(舟山島)名為舟,則動而不靜,取海波永定之義命名 普陀區:1953年析定海縣始設普陀縣,1987年設區,因境內佛教名山普陀山得名;據《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普陀山原名普陀洛迦、補陀洛迦、補恆洛迦、布吐洛迦,梵語意為小白花 岱山縣:1949年始設翁洲縣,1950年併入定海縣,1953年析置岱山縣,以駐地岱山島得名;岱山為東嶽泰山之別稱,意為雄峙東海;另據《大德昌國州圖志》:岱山在(東)海之北,傳所謂岱輿、蓬萊或者始名於此,島名可能源於傳說中的岱輿 嵊泗縣:以嵊山(神前、陳錢、盡山)、泗礁山兩島的首字得名;嵊泗為島嶼圍拱之意,據《中國地名辭源》:傳早年有人航海過此,見其旁有四塊礁石,故名泗礁山 ... 寧波市 海曙區:以境內鼓樓古稱海曙樓(譙樓、明遠樓)得名;明萬曆十三年(1585)重建並改現名,取自唐杜審言詩:雲霞出海曙,據《中國室名大辭典》:海上晨旦或海上拂曉 江北區:因地處餘姚江北得名;另說因在甬江之北故名,甬江因其流經古甬地得名 北侖區:1984年析鎮海縣設濱海區,1987年改現名,以境內有北侖港得名,港以港中北侖島命名 鎮海區:五代梁開平三年(909)設望海縣,尋改定海縣,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於昌國縣故地設定海縣,為避同名改鎮海縣,喻義鎮服海上倭寇;1985年以其甬江以南設區 鄞州區:秦置鄮縣,因治所在貿山之北,加邑為鄮得名;五代梁開平三年(909)避梁太祖曾祖茂琳諱更名鄞縣,以秦置古鄞縣為名,據《讀史方輿論紀要》: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加邑為鄞;另說有人認為實系越語地名,其義不明,2002年設區 奉化區: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設奉化縣,因縣東五里有奉化山得名;另說以其民淳易於遵奉王化得名;又據北宋寶慶《四明志》:是常州曰明,郡名奉化,又以郡名名縣;另說取奉甘棠而化之之義;1988年設市,2016年設區 餘姚市:秦二十五年(前222)(另說西漢)始設餘姚縣,1987年設市,舜後支庶所封之地,舜為姚姓,故名;據《水經注》:江水又東經餘姚縣故城南,因句餘山(四明山)以名縣;又說系古越語地名,古越語余意為鹽,意為姚江流域的鹽部落 慈谿市:唐開元二十六年(738)由鄮縣析置慈谿縣,1988年設市,據傳東漢董黯居此,汲大隱溪水奉母,後人念母慈子孝改溪為慈谿;據《寶慶四明志》:(慈)溪因邑人董黯孝養其母而得,又因以名縣 象山縣:唐神龍二年(706年)析鄮縣、寧海縣始設象山縣,治彭姥村,因村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縣以山名;據《圖經》:縣有一山如象形,故名 寧海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另說東晉永和三年】始設寧海縣,以臨海且風浪寧和得名,取「風浪寧和、海面平靜」之意;據《郡縣釋名》:以瀕海而名曰寧海者,猶寧波之謂,且以別於臨海也;另說當時有將軍率兵沿海南下,到處怒海狂濤,惟三門灣風平浪靜,故名 ... 溫州市 鹿城區:1983年東城區、南城區、西城區合併置為溫州市城區,次年改現名,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傳東晉太寧元年(323年)築城時有白鹿銜花而至,故名 龍灣區:1984年由溫州市近郊及甌海縣析置,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因位於溫之龍(括蒼山勢為龍)盡處的海之弓(甌江口港灣)地段得名,意為蟠龍的海灣 甌海區:1981年析溫州市郊置甌海縣,1992年設區,習稱甌江入海口為甌海;據《中國地名辭源》:取《山海經·海內南經》甌在海中為名 洞頭區:1953年析玉環縣設縣,2015年7月設區,以洞頭島(洞頭山)得名,據《中國地名辭源》:南端有洞與半屏山(島)北一洞隔海相對,前者稱為娘娘洞頭,後者稱娘娘洞尾,故名 永嘉縣:東漢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設永寧縣,隋開皇九年(589)改現名,沿永嘉郡名,水長而美之意;另據《中國地名辭源》:縣名取吉祥義,或雲甌江亦名永嘉江,故名 ... 平陽縣:西晉太康四年(283年)析安固縣南境設始陽縣,尋改橫陽縣;五代梁乾化四年(914)改現名,取橫既平得名;據《今縣釋名》:以在平水之陽為名;又說以邑有平陽嶺,故名 蒼南縣:1981年析平陽縣南境設縣,以地處玉蒼山之南得名;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傳山中有玉,故名玉倉山,後以諧音作今名 文成縣:1946年由瑞安縣、泰順縣、青田縣析置,據《中國地名辭源》:縣內南田為明代開國功臣劉基故里,劉基諡文成,因以名縣 泰順縣:明景泰三年(1452)討平鄧茂七葉宗留之亂,析瑞安縣、平陽縣始設縣,以民心向化賜名泰順;另據崇禎《泰順縣誌·建置》:取國泰而人心效順也;又說以「國泰民安、人心歸順」之意賜名 瑞安市:曾名羅陽縣、安陽縣、安固縣,據《浙江通志》:唐天復三年(903)有白烏棲於縣之集雲閣,時以為祥瑞,縣名改瑞安,1987年設市 樂清市: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吳越錢鏐避梁祖諱,由樂成縣改樂清縣,取漢劉熙《釋名》簫聲肅肅然清也之義,乃與王子晉(王子喬)在簫臺山吹簫傳說有關,1993年設市 龍港市:以鰲江下游俗稱青龍江得名;另一說,因地處龍江口港灣一側得名 ... 紹興市 越城區:因周敬王三十年(前490)越王勾踐遷都建城於此得名越王城(越城)得名 柯橋區:2013年10月由紹興縣改設,因政府駐地柯橋鎮得名,柯橋之名源於柯山;另據《中國地名辭源》:鎮南有河,古稱柯水,水上有橋名柯橋,鎮以橋名 上虞區:秦始設上虞縣,1992年設市,2013年10月設區,據《晉太康三年地記》:舜避丹朱於此,故以名縣;亦云舜與諸侯會,事迄,因相虞樂,故曰上虞;又說系越語地名,其義不明 新昌縣:五代梁開平二年(908)析剡縣東境新昌等13鄉設縣,以新昌鄉為名,寓興隆、昌盛之義 諸暨市:秦置始設諸暨縣,1989年設市;因界有暨浦、諸山,因以為名;另說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於此,定名諸暨,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另據《中國地名辭源》:市沿縣名,越語地名,諸意為主、王,暨為蝌蚪,即蛙主或蝌蚪之王,得名於古越人的部落名稱 嵊州市:漢朝置剡縣,曾更名瞻縣,唐武德四年(621)始設嵊州並分置嵊縣,據《中國地名由來詞典》:四面皆有秀峰,取四山為嵊之義;北宋宣和三年(1121)第二次以剡字有兵火象而改為嵊縣,以境有嵊山得名;《中國地名由來詞典》 ... 湖州市 吳興區:三國吳寶鼎元年(266)設吳興郡,含吳國興旺之意;1912年由烏程縣、歸安縣並為吳興縣,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採用三國古郡名;1981年併入湖州市;2003年由湖州市區西部析置 南潯區:2003年由湖州市區東部析置;南宋高宗時名潯溪,以南有潯溪得名,淳祐年間溪南市集繁榮屋宇林立,得名南林;據《中國地名辭源》:咸淳年間合南林、潯溪首字得今名 德清縣:曾名武源縣、臨溪縣,天寶元年(742年)改現名;因境內德清山(烏山)得名;另說晉車騎將軍孔愉,以道德著稱於世,後人把孔愉的德和餘不溪水的清聯繫在一起得名,贊人有德行,如水之清 長興縣: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吳越避梁太祖父朱誠諱,長城縣始改為長興縣,據中國地名辭源》:寓長久興隆之意 安吉縣:東漢中平二年(185)由故鄣縣始設安吉縣,取《詩·無衣》」安且吉兮「之意名 ... 嘉興市 南湖區:1993年嘉興市城區更名秀城區,以五代為秀州治得名;2005年5月改現名,因南湖(滮湖、馬場湖、東湖、東南湖、鴛鴦湖)得名 秀洲區:1999年6月由嘉興市郊區改現名,古秀州的州字加三點水得名;州以秀水(繡水)為名,相傳天晴時常現五色秀麗異常,故名 嘉善縣: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興縣東北遷善等6鄉始設嘉善縣,據《中國地名辭源》:因「遷善六鄉,俗尚敦龐」得名 海鹽縣: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始設海鹽縣,治今上海市金山區;以地處沿海,斥鹵為鹽而得名;據《吳郡記》:海濱廣斥,鹽田相望,故名 海寧市:南朝陳永定二年(558)設海寧郡,取海濤寧謐、海洪寧靜之意;天曆二年(1329年)設海寧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海寧縣,1986年設市;州沿郡名,縣沿州名;另據《元史》:東南皆濱巨海,自唐宋常有水患,文宗即位,水勢始平,故改海寧 平湖市: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海鹽縣東北境置平湖縣,因其地漢時陷為當湖,其后土脈墳起,陷者漸平,故名;另據《清一統志·嘉興府一》:縣曰平湖,言地與湖平也;又說以縣東當湖的瀉湖而命名,1991年設市 桐鄉市:明宣德五年(1430)析崇德縣東境始設桐鄉縣;梧桐鄉昔多梧桐,相傳五代時曾有鳳凰來集,以鄉名縣;據《清一統志》:縣治於梧桐鄉之鳳鳴寺,取鄉為名,1993年5月設市 ... 金華市 婺城區:1985年由縣級金華市析置,以金華舊稱婺州城得名;另說因其駐地為婺城得名;隋文帝開皇時設婺州,據《元和志》:婺州蓋取其地於天文為婺女之分野 金東區:曾為金華市郊區、金華縣,2000年設區,因位於原金華縣境東部,故名 武義縣:唐武周天授二年(691)析永康縣始設武義縣,因縣東有百義山,故名;曾更名武成縣,天祐年間復名,以示武氏尚義意;據《中國地名辭源》:相傳武則天執政時,新設郡縣均冠以武字 浦江縣:唐天寶十三載(754)設浦陽縣,五代梁開平四年(910)錢武肅王與淮南楊行密相仇,恥聞逆姓悉改郡縣名陽者,因改現名;據《郡縣釋名》:唐名浦陽,以縣南有浦陽江也,因縣在浦江北得名 磐安縣:境內有大盤、安文二鎮各取一字得名,引申為磐石之安;另據《荀子富國》中則國安於盤石之句,比喻牢固不可摧毀之意,取磐石之安義得名 蘭谿市:唐咸亨五年(674)析金華縣設蘭溪縣,以蘭江(蘭溪)為名,因縣西蘭陰山下有溪,崖岸多蘭茝,故水名蘭溪;又說縣以縣治在蘭溪畔得名;另據《大清一統志》:其地出玉蘭,色如翠玉,無葉而香,故名;1985年設市 東陽市:唐垂拱二年(686年)析吳寧縣始設東陽縣,取東陽郡為名,1988年設市;據《中國歷史大辭典·》:以郡在金華山(長山、常山)之陽、縠水之東得名 永康市:三國吳赤烏八年(245)烏傷縣析置永康縣,1992年設市;相傳孫權之母曾來上浦進香,祈求永保安康,縣以此名;另說以地有永康溪(永康江)為名 義烏市:秦始設烏傷縣,相傳孝子顏烏將葬,有群烏助銜土塊為墳,烏口皆傷,故名;唐武德七年(621)烏傷縣故名義烏縣,其意與烏傷相同;1988年設市;另據《中國地名辭源》:另有人稱其系越語地名,意義弗明 ... 衢州市 柯城區:因城南爛柯山(石橋山、石室山、石橋山)得名,傳晉人王質入山伐薪,見二童對弈,棋局未終,斧柯(柄)已爛,故名;另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以衢州別名柯城得名 衢江區:2001年由衢縣改設,以衢江(谷水、穀水、縠水、縠溪、信安江、衢港、信安溪)為名,江因流經衢州得名,據《元和志》:衢州以州有三衢山,因取為名,傳昔有洪水自頂湧出,分三道而下,故名 江山市:唐武德四年(621)設須江縣,因城南須江得名;五代吳越以境內江郎山(江山、金純山、須郎山、江郎三爿石),冀江山永固改江山縣;據《文思博要》云:有江氏三兄弟登巔化為石故名;1987年11月設市 常山縣:唐咸亨五年(674)【另說垂拱二年】由信安縣始設常山縣,因縣南有常山(湖山、長山)為名;據1987版《常山縣地名志》:因山上盛長名為常山的藥材,故名 開化縣:北宋乾德四年(966)析常山縣西境開源、崇化等7設開化場,以開源鄉、崇化鄉複合得名;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始縣,沿用場名 龍游縣:唐貞觀八年(634)析信安縣、金華縣設龍丘縣,以西漢龍丘萇隱居龍丘山(龍邱山)得名;吳越寶正六年(931)錢鏐以丘與墓近義,又據縣邑丘陵起伏如游龍狀而改現名 ... 臺州市 椒江區:1981年海門特區改設椒江市,1994年設區,以地處椒江口得名;因椒江流經市區入海得名,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靈江下游入海口因其狀如椒,故名椒江 黃巖區:唐天授元年(690)改黃巖縣,據《太平寰宇記》:以其山頂有黃石,故以名之;1989年設市,1994年析置黃巖區 路橋區:1994年析黃巖市東南部置,據《楊晨·路橋志略》:路橋鎮亦稱新安鎮,以新安橋(糶糠橋)得名 三門縣:以瀕三門灣得名,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縣以三門灣得名,因灣口有三山矗立,形成三道航門而名三門灣;另說三門灣因三門島得名;又說有航路三道,故名 天臺縣:五代梁開平二年(908)由唐興縣改現名,因境內天臺山得名,據陶弘景《真誥》:(山)當鬥牛之分,上應臺宿,故名天臺 仙居縣:五代吳越寶正五年(930)因治盂溪水患,希望永保平安,改樂安縣為永安縣;北宋景德四年(1007)改現名,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圍,傳為神仙之宅得名 臨海市:三國吳太平二年(257)章安縣析置臨海縣,1986年設市,以臨海山得名,據《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山因(臨海)溪名;另說因瀕海得名 溫嶺市:明成化五年(1469)析黃巖縣太平等3個鄉設太平縣,以太平鄉得名,鄉以太平巖得名;1914年取縣西溫嶺更名溫嶺縣,據《方輿勝覽》:其地常燠少寒,故名;1994年設市 玉環市:1912年玉環廳改縣,2017年4月設市;據《太平廣宇記》:上有流水潔白如玉,環山而流,因名;另說南宋高宗因從海上由杭州南渡到溫州江心嶼,過榴嶼遺玉環,故名;又說玉環山一名木榴嶼,避錢王(錢鏐)諱改名 ... 麗水市 蓮都區:唐中和元年(881)沿小括蒼山築城,因「眾山環簇,狀如蓮花」,始稱之蓮城;2000年5月由縣級麗水市改設,因有處州白蓮,故以名蓮都,取將之建成繁華都市之意 龍泉市:據《中國地名辭源》:縣南五里有劍池,傳說春秋歐冶子於此鑄劍,劍成就湖淬之,化龍而去,因號龍淵,唐初避高祖李淵諱,改為龍泉,縣以湖名,1990年改設為市,市沿縣名 青田縣:唐景雲二年(711)由括蒼縣始設青田縣,因青(田)山為名;另說因太鶴山下田產青芝,取縣名叫芝田,後改青田;據《永嘉記》:縣有草葉似竹可染碧,名曰竹青,此處所豐,故曰青田 縉雲縣:唐武德四年(621)析永康縣始設縉雲縣,因縉雲山(仙都山)為名;據王爾鑒《縉嶺雲霞》序:縉雲山九峰爭秀,色赤如霞,古人以赤多白少為縉,故名 遂昌縣:三國吳赤烏二年(239)設平昌縣,平昌山在縣東十五里,與孟山前後相疊如昌字,故名;西晉太康元年(280)改現名,取義通達昌盛 松陽縣:東漢建安四年(199)由章安縣始設松陽縣,因縣城在松蔭溪北面得名;另說以地處長松山(長嶺山、牛頭山)之陽得名;另據《元和志》:縣有大松樹大十八圍,因取為名 雲和縣:明景泰三年(1452)析麗水縣始設雲和縣,據《方輿紀要》:本麗水縣浮雲鄉、元和鄉,因以為名;另說源於琴瑟樂器,《文選》:吹孤竹,拊雲和,李周翰註:雲和,瑟也 慶元縣:南宋慶元三年(1197)析龍泉縣始設慶元縣,以年號得名 景寧畬族自治縣:明景泰三年(1452)析青田縣始設景寧縣,因討平寇亂而名,取景泰輯寧之義,據《郡縣釋名》:作邑以安民,故名;另說取景泰皇帝年號,再加字寧,即安寧之意

 

 

OKAPI 推薦

  •  

    文/本田善彥2017年08月16日

    今天不談太嚴肅的,聊聊我父輩日本人的故事。 小時候看過父親的相簿,發現不少照片看似新拍的,焦距有點不準,後來祖母告訴我,因為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的轟炸,家裡的照片幾乎都被燒盡,只好戰後找留在親朋家裡的照片翻拍,因此有些照片看起來雖然新,卻又有點模糊。我母親的情況也好不到哪

內容簡介

隨台籍口譯官在毛澤東、周恩來、蔣介石等兩岸領導人身邊
見證台灣國際地位轉變的歷史性時刻
以第一手訪談直擊七十年間中、日、台的外交祕辛

 
看台灣人如何在時代的動蕩中堅持信念、尋找認同
如何於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擺盪於台、中、日三地的政治角力中

  1972年9月29日,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表共同聲明,宣布兩國邦交正常化,也正式宣告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斷絕邦交」。從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以及美國國策顧問季辛吉祕密訪中,到隔年美國尼克森總統及日本首相田中角榮陸續訪中,台灣的國際地位面臨前所未有的巨變。

  在海峽兩岸的外交前線見證這一幕的,無獨有偶,是兩位背景相似、生命軌跡與台灣、大陸和日本三地都息息相關的兩名台灣人。

  林麗韞──二戰前生於台中,戰爭期間因父親不滿在台灣所受到的殖民歧視,帶著家人到日本神戶生活。二二八事件讓她與她的家人對國民黨政府徹底失望,懷著熱血、改革祖國的心情,自小受日本教育的她,毅然在高中畢業後決定回到「祖國」,建設「新中國」。在中共建國初期,中共缺乏通曉日語及日本文化的人材,這位年輕、了解日本、又操著一口流利的關西腔的台灣女孩,成為周恩來身邊的日語口譯官,見證毛澤東、周恩來與田中角榮密會的歷史瞬間,更成為「中日建交」密會中,有記錄可循、並能接受作者採訪的唯一參與者。

  林金莖──出生於台南,戰後曾短暫前往上海留學,之後成為少數進入外交部的台灣人。派駐日本期間是唯一一位在見證台灣與日本斷交的台籍外交官,也長年擔任蔣介石及宋美齡的日語口譯官。當林麗韞的回憶展現了中日兩國領導人通過幾場密談決定外交方向時,林金莖的經歷則顯示台灣外交官如何在變化多端、危機重重的國際局勢中,試圖力挽狂瀾的決心及辛苦,以及最後無力回天的絕望。

  許多戰前受過日本教育的台灣人,都剛好在可以接觸到台、日、中「三顆心」的環境中成長。這個世代的台灣人體認到自己有「三顆心」,在回首自己一路走來的道路時,有時令人感到不解的慎重,有時又有著複雜的曲折。他們各自因為二二八事件、國共內戰等時代的動蕩而做出不同的決定,或根留台灣、或定居日本、或前往中國大陸。憑藉著「通曉日語及日本文化」的台灣人身分,這些人成為兩岸外交推動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本書作者本田善彥親自訪談書中多位主要人物,以林麗韞及林金莖為中心,擴及左翼青年李登輝的老「同志」吳克泰、因親人在二二八事件中蒙難而痛恨國民黨,選擇回到大陸參與對台工作的郭平坦,以及知名旅日作家陳舜臣等人,牽扯出台灣人在戰前戰後的複雜心態、選擇留在台灣或回到「祖國大陸」的心情、在大陸從事對台工作的概況,以及海峽兩岸微妙關係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透過訪談,本書揭露許多史料檔案未記錄的外交秘辛,包括在毛澤東與田中角榮的密談、周恩來的外交手腕、國民黨元老廖仲愷及何香寧之子廖承志在中共對日工作的重要角色、台灣與日本斷交前焦急探尋情報的駐日代表,以及台獨人士訪問中國大陸的背後真相。

  從這些個人的生命故事,可以看到在台灣人在這動盪的年代,如何搖擺於台灣、大陸、日本之間,每個人像是有「三顆心」一樣,依循著自己的信念,盡力維持這三塊土地之間的聯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本田善彥(Honda Yoshihiko)


  日本神戶人,在眾多日本媒體擔任評論工作,為日本岩波書店世界雜誌、毎日新聞社經濟學人雜誌等評論,曾任中廣海外部,中央廣播電台節目部日語記者兼播音員,現自由撰稿人。關心中日關係、台海兩岸關係、當代思想等議題。著有《人民解放軍在思考什麼?》(光文社新書)、《中國轉換期的對話──24位意見領袖的看法》(岩波書店)、《台灣總統列傳》(中公新書)。

譯者簡介

堯嘉寧


  台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現職為英/日文翻譯,譯有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史》、大貫惠美子《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奧比・薩克思《溫柔的復仇:奧比‧薩克思的創痛與重生札記》等書。

目錄

第一章 林麗韞──擔任周恩來日語口譯的台灣姑娘
受周恩來疼愛的「關西腔台灣人口譯」/「添了麻煩」的發言讓氣氛為之一變/日中雙方對「一個中國」的攻防/攻防焦點──「波茨坦宣言第八條」/「借一下洗手間」:突然成真的田中、毛會談/代表談判成立的田中、毛會談/簽署日中共同聲明、疲憊困頓的田中/「大平,你這麼會喝嗎?」/對田中內閣寄予期望的中共/看準田中即將訪中,全盤收集資訊/在對日外交投注全力的周恩來/「沒有機會到訪台灣了吧」/進用台灣人口譯的意義/周恩來也聽得懂日文/追憶充滿關懷和關照的「人民的宰相」/聽不懂毛澤東的湖南腔
 
章 林金莖──見證日華斷交的台灣人外交官
「斷交的前一天晚上,我在等一通電話」/過於簡化的「斷交通告」/大使館關閉之日,全體使館職員流淚撤出/因斷交而遭到動搖的華僑社會/「再見,東京」:察覺到外交危機的張群/對「精神分裂的美國」震怒的蔣介石/佐藤下台、田中上任,陷入絕望的駐日大使館/張群對周恩來的評論、彼此知之甚詳的國共首腦/被「模稜兩可的解釋」愚弄的椎名特使/摸索斷交後雙方關係的日本與台灣/從自由民主黨到日本共產黨──台北政府的對日遊說工作/台海兩岸與對日關係的未來/台灣人的矜持/口譯眼中的蔣介石、宋美齡夫妻/關心日本經濟建設的蔣經國
 
第三章 在台灣、大陸與日本之間搖擺的「三顆心」
回歸大陸的日語世代台灣人/與統治階層的距離決定了台灣人對日本的情感/虛構的「一視同仁」/希望擺脫「次等國民」的身分而遷居神戶/戰時日本的台灣人社會/遠渡大陸的各類台灣人/疏散、空襲、終戰詔書──日本走向戰爭的結束/變成「中國人」的「台灣人」/華僑社會因國共內戰而產生動搖/二二八事件帶給僑界的衝擊/對中共的期待升高/決定回到大陸/朝向未知的祖國/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遙望台灣,誓必返鄉/動員華僑知識分子建設新國家的計畫/正式進行的華僑歸國計畫/與廖承志的相遇改變了命運/回國的幼時玩伴──與陳妙玲的重逢/在中共的外交部「中聯部」的日子/中共對日工作部門的全貌/支撐中共對日工作的台灣人/對日宣傳廣播電台「北京放送」的內幕/北京放送日語部門的人與事/作出成果的對日廣播/中共高層經由NHK才得知韓戰爆發/政治運動直接衝擊對日工作部門/因歸國者身分而受苦的寒冬:文革時期的日子/一心期待廖承志復職的周恩來/從對日工作轉為對台工作:台籍人員相繼異動
 
第四章 台海兩岸之間的暗流──台灣人的羈絆
美中邦交正常化之後強化的對台工作/對台灣同胞工作傾注全力的鄧穎超/因台灣情勢驟變而被迫調整的對台工作/「國民黨的失政醞釀出台獨運動」/站在對台工作第一線的台灣人/牽起兩岸台灣人的血緣關係/周恩來的日語翻譯官口中的「老台北」──焜燦堂哥/親弟弟眼中的「老台北」/與共產青年李登輝在半世紀之後的重逢/對我黨同志李登輝的回憶/什麼才是事實?李登輝全盤否定吳克泰的說法/讓左派與獨派結合的關鍵──「台灣意識」/台聯會所接待的「北京的陳水扁」/訪問大陸的台獨派的各個面相/台灣人在對台工作上可擔任的角色和可能性/兩岸間的「求同存異」有可能嗎?
 
後記
年表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84591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4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林麗韞──擔任周恩來日語口譯的台灣姑娘
 
受周恩來疼愛的「關西腔台灣人口譯」
「周總理接見日本客人時,有時候會提起我的經歷──台灣出生、但在日本神戶長大,『小林雖然是台灣出身,但在神戶長大,所以她的日語是關西腔。在中國來說就是蘇州腔』。中國人認為蘇州腔比較柔軟,關西腔也是,由女性講起來比較好聽。」
 
時至今日,林麗韞對周恩來的聲音和表情,都還像是昨天才發生般的歷歷在目。

當時,林麗韞是中聯部(中國共產黨中央對外聯絡部)的日語翻譯人員,在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會談過程中,擔任周恩來的口譯,可以說是肩負著「中國之聲」的重責大任。正確的發音、隱約的關西腔──透過她的聲音,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率領的日本政府代表團聽到了中共首腦的言論。
 
「那時我真的是全心投入的,雖然當時口譯的內容已經不完全記得了,但是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到三十日之間,我一直和周總理同進同出的興奮和喜悅感,一生都不會忘。」
 
林麗韞在西元一九三三年出生於台灣中部的台中清水,在戰爭中到戰後時期,是在日本度過的,之後又前往中國大陸,成為歸國華僑的一員。她陸續擔任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口譯,因此成為最接近當時中共權力核心的台灣人。
 
中共周遭的國際環境正發生激烈的變化──中共與蘇聯的對決漸趨白熱化,美國開始與中共接近,而聯合國中的中國代表權也發生變動;也是在此刻,日本與中共之間開始邦交正常化的談判,這件事將會大大影響到東西冷戰狀態之下雙方的平衡,所以極為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當中共要進行重要的外交談判時──就像季辛吉和尼克森到北京訪問──通常會邀請對方的元首或代表到北京進行談判。有人認為這是「為了讓對方配合中共步調進行談判的常用手法」。因為這次也計畫讓日本的首相到北京來進行談判,所以也有些觀察家認為:這又是要依中共的步調進行建交的談判。不過,其實幕後的實情卻不必然是如此。談判從一開始就圍繞著核心議題──「戰爭狀態的終結」問題──僵持不下,也就是如何看待一九五二年的《日華平和條約》中「台灣問題」的處理。林麗韞是這麼回顧這段歷史的。
 
「已經到了要兩國首腦面對面的階段,自然不會事前毫無準備。不過,當時其實也覺得,好像非見面談不可。這並不是說在談判開始前,雙方就已經對所有細節取得共識了。其實當田中首相到達北京時,中方都還不確定這次邦交正常化的談判能否成功。」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0M5J2Bg.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83811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西區體質調理達到減肥效果的中醫診所台中減肥中醫調理后里下半身肥胖體質減重楊梅減肥門診推薦
沙鹿針灸穴位埋線減肥 頭份大腿瘦身中醫診所 豐原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暴食症體質調整太平減重諮詢門診 大溪減肥中醫門診諮詢 南屯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內分泌失調發胖瘦身有成效東勢有效的中醫減重配方 頭份減肥諮詢中醫門診 新竹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胖因調治苗栗中醫減肥埋線 清水拔罐療法中醫診所 桃園八德中醫減肥推薦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hh50hh01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