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產品皆通過設計師對品質與美感的最高要求成為打造完美空間最重要的基礎,集結各領域頂尖人才的團隊,密切掌握時尚前線動態
提供給客戶群並符合健康、時尚、環保的建材更是首選我們提供客戶品質保證
各種類材料:進口超耐磨、SPC石塑防水耐磨地板、國產海島型、稀有實木地板、專屬訂製地板、專業施工、細心保固
請立即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RR78121HHH15WDGG554 |
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是由腫瘤原發灶或轉移灶脫落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的腫瘤細胞[1]。CTC一旦進入血液,要時刻承受人體免疫系統的強烈攻擊,而且其存活時間一般較短,通常不會超過24個小時,存活下來的只有寥寥無幾的「身強力壯」者,並在一定條件下發展為轉移灶,也就是腫瘤可怕的血行轉移和復發。CTC檢測是直接從血液中檢測腫瘤細胞,即利用先進的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技術,可以將人體外周循環血液中的腫瘤細胞捕獲並檢測計數。CTC檢測彌補了腫瘤組織難以獲取的局限,且能重複取樣,具有實時監測功能,目前已在我國各大腫瘤中心廣泛應用。 ... 那麼CTC檢測如何全程參與腫瘤的臨床診療各環節?讓我們一起來全面認知CTC檢測在臨床中的應用! 早期篩查 癌癥是一種慢性病,它只是被突然發現,並非是突然發生的。癌癥患者死亡率較高,絕大部分是因為沒有在早期被發現,傳統方法診斷出癌癥的時候,大部分已經是晚期。如果在早期就可以發現腫瘤的存在,必然可以提高治癒率。 而在腫瘤發展的任何一個階段,都存在腫瘤細胞脫落入血發生轉移的風險。臨床研究證實,腫瘤在1-2毫米時,影像學等傳統手段是檢測不出來的,但血液中即可檢出CTC[2]。已有研究表明,早期腫瘤的單個CTC由於某些因素影響(EMT或炎癥因素)穿過血管壁進入外周血。發表在頂級醫學雜誌Cancer Cell雜誌和PNAS雜誌上均有重要文獻證實了早期腫瘤即可在外周血中檢出CTCs,關鍵看檢測方法是否敏感,而我們的檢測技術具有普查多癌種的廣譜性以及高靈敏度。 在臨床上,我們也遇到過非常典型的案例:一受檢者,由於肚子有不舒服的感覺,胰腺有一個大塊的腫塊,通過我們的新型CTC檢測技術,在外周血中檢出多個CTC,給予高風險警示。隨後受檢者做了手術切除,被診斷為胰腺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瘤變(前癌階段)。另外一位受檢者,姜女士,53 歲,到醫院做肺部 CT 檢查,顯示有多發性結節,無法確定是良性或惡性。通過抽取 4mL 外周血進行 CTC 檢測,發現25 個 CTC。最後穿刺活檢後確診為肺腺癌。CTC作為一種新型的近乎無創的癌癥檢測技術,可輔助肺部惡性病變結節診斷。 ... 輔助診斷 CTC是原發灶或者轉移灶的腫瘤組織中,具有轉移潛質且釋放入血的腫瘤細胞,其直接來源於腫瘤組織。如果腫瘤活性高(比如生長迅速、腫瘤體積大或者腫瘤分期較晚等),CTC釋放入血的數量便明顯增多,如果腫瘤的活性低(如早期腫瘤、經過有效藥物治療後的腫瘤等),CTC釋放入血的數量便會明顯減少。因此,臨床上可以通過觀察CTC的數量來監測腫瘤發生髮展的功能狀態。 其實,早在2007年ASCO就將CTC納入腫瘤標誌物,稱為新一代腫瘤標誌物。目前,常規體檢中也有一些常見腫瘤標誌物的檢測,如AFP、CEA、CA199等,這些是由腫瘤細胞分泌的物質,而CTC則是實實在在的腫瘤細胞,直接反映腫瘤負荷。此外,由於腫瘤常規診斷手段在時效性、特異性及取材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而CTC檢測具無創、實時等優點,則成為TNM分期的有效補充,作為腫瘤診斷的重要參考條件[3]。 腫瘤常規診斷手段的局限性 ... 預後判斷 傳統的腫瘤預後評估對於早期患者復發轉移、晚期患者生存等預後信息難以做出早期的、全面整體性地評估。而大量的臨床信息顯示,治療前用CTC檢測對CTC計數可作為PFS、OS的獨立預後預測因子,可有效反映患者的預後情況。也就是說CTC檢測的應用使人們第一次能夠以一個量化的指標去獲知患者的存活時間。 目前研究已經證實血液中檢測到CTC可以作為乳腺癌、攝護腺癌和結腸癌等腫瘤的獨立預後因素。CTC監測數目越高,提示患者預後較差。與傳統的影像學方法相比,CTC計數能更早的反映患者的疾病狀態及判斷疾病預後,更能準確的預測患者的總體生存時間。受檢者,蘇先生,66 歲,食管鱗狀細胞癌,術前抽取 4mL 外周血,利用我們的新型CTC檢測技術,發現 CTC 個數為 14 個,CTC 形態及免疫鑑定與其他癌癥檢測結果一致。食管癌術後 3 天再進行 CTC 檢測,發現 4mL 外周血中 CTC 數量減少到 4 個,提示食管癌術後效果良好。 療效評估 腫瘤患者接受藥物治療以後,傳統的治療效果評估通常是進行影像學檢查腫瘤大小,但是一般要等待治療後2-3個月的時間,腫瘤大小變化才會被影像學手段檢測到。由於個人體質差異,對相同藥物的反應不同,如在這三個月時間內不能及時發現腫瘤的控制情況,對於患者而言,可能延誤了寶貴的治療時間。 另外,還有很多情況下給病人用化療藥物或靶向藥治療一開始是有效的,但是過一段時間後腫瘤病人的發病並沒有得到控制,這有可能是病人對藥物產生了耐藥性。而傳統評估方式,不能實時監測出患者什麼時候產生耐藥,往往是發現耐藥時,病情已得不到控制。 研究表明患者在治療前後CTC的數量的變化與標準的療效評價體系有很好的對應關係。在腫瘤治療過程中,通過動態監測CTC數目變化,能夠更加準確評估腫瘤治療的效果。比如,CTC數量下降,提示腫瘤治療效果較好,繼續執行治療方案;CTC數量上升較快,提示腫瘤惡化較快,需要做出更換方案和優化治療策略的決定。一位受檢者,張先生,35 歲,結直腸癌。接受主治醫生建議 CTC 監控式檢測。患者治療前基線 CTC 計數 56 個,化療數周后CTC 計數水平反升到 75。調整化療方案,隨後 CTC 分析顯示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最終患者病情穩定。檢測表明,可依據 CTC 數量實時變化調整治療方案,達到提高治療準確率。 ...▲及時調整化療方案後,控制住了腫瘤病情 復發轉移 腫瘤發生時多為器官局限性疾病,但最終幾乎都會通過血流傳播到遠處器官形成轉移,這種遠處轉移是導致腫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就全世界來說,腫瘤患者經過治療以後,在恢復的過程中會不會腫瘤復發?以及什麼時候覆發?這是醫生和患者在治療後非常關注的問題。 實際上,腫瘤的復發是腫瘤轉移的過程,如很多乳腺癌的病人復發後會轉移到腦部,還有很多結直腸癌的病人復發後往往轉移到肝臟。這說明即使原發部位已經切除,腫瘤還會轉移到其他部位。但腫瘤的復發不是一夜形成的,它是一個持續的腫瘤不斷釋放入血向遠端轉移的緩慢的過程[4]。首先,腫瘤細胞進入外周血循環是腫瘤發生遠處轉移的先決條件,因此在外周血中檢測到腫瘤細胞預示著有發生腫瘤遠處轉移的可能。傳統的監測腫瘤復發轉移的手段是影像檢查(如超聲、CT、PET-CT、MRI等),但即使最靈敏的影像檢查,如PET-CT,也只能發現大於2毫米的腫瘤,這意味著影像檢查只能發現已經轉移復發的腫瘤。 而CTC檢測的出現為打破傳統監測手段的局限性帶來了希望。CTC動態反映血液中腫瘤細胞的微觀變化,可早於影像學2-6個月預警腫瘤的微轉移和復發風險。並且CTC檢測可根據需要隨時進行,達到實時監測腫瘤動態的目的,將腫瘤扼殺在轉移復發的萌芽階段。例如,對於治療過的病人,他體內的循環腫瘤細胞應該是沒有或者只有極少的數目,如果在他今後的生活過程中檢測到循環腫瘤細胞持續增多,這就給病人和醫生都敲響了警鐘,這時對病人一定要採取適當的治療,控制住CTC 的增多,因為CTC的增多很有可能是腫瘤復發的前兆或復發的過程。 結語 臨床腫瘤學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精準醫療,而精準醫療中非常關鍵的是如何根據患者個人自身情況指導臨床診斷、治療策略的選擇,從而實現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有「液體活檢」之稱的CTC檢測,作為一種具有高度可行性和可重複性的非侵入性新型癌癥監測技術,真正能夠全病程參與腫瘤的臨床治療過程,並且真正能夠為腫瘤患者開闢一條個體化精準治療之路,這一切的一切必將使腫瘤的治療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 Cabel L , Proudhon C , Gortais H , et al. Circulating tumorcells: clinical validity and uti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Oncology, 2017, 22(3):421-430. [2] 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2016) Cancer statistics,2016. CA Cancer J Clin 66:7–30 [3] Pantel K, Alix-Panabières C, Riethdorf S (2009) Cancermicrometastases. Nat Rev Clin Oncol 6:339–351 [4] Rahbari NN, Aigner M, Thorlund K et al (2010) Meta-analysisshows that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dicates poor prognosis in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Gastroenterology 138:1714–1726 [5] 認識「精準醫療」時代之下的CTC檢測—癌康學習社 杏和醫療 公眾號:杏和醫學科技 杏和(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防癌抗癌的高科技生命公司,是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首都科技平臺成員單位,提供全方位的腫瘤檢測和治療服務:【防癌早篩】nCAC檢測、【癌癥預後】nCTC檢測、【免疫監測】CKA檢測、【抗癌療法】異體超活性粒細胞抗癌療法。用科技守護生命,用創新輸注健康,我們與您同行!
內容簡介
◆本書為已取得美國TS授權出版,詳細講述TradeStation2000i軟體使用,及Easy Language語法設計的專門著作。本書從TS的安裝,到歷史資料導入、即時資料接收、執行策略的程式細部說明,一步一步引導讀者學習如何使用TradeStation作程式交易。本書還介紹程式交易的網路資源,從論壇到部落格,討論交易心法,讓讀者在學習到本書的精華之餘,更能從網際網路的知識寶藏,學習成長。
◆作者以無助的過來人身分,與投資大眾分享TradeStation2000i,及投資獲利之道。其具有兩層意義:一是告別過去,對過去所學作一番總結、二是放空自己,來迎接新階段的新學習。作者編寫完這本書,發覺第一位受惠者居然是自己,並進而認識了很多期貨交易的同好,更深刻了解期貨成功的祕訣在於經驗的交流分享。
◆只要是以電腦輔助金融交易的進行,都可以算是程式交易的範疇。程式交易絕不等同於自動下單,它可以幫我們回測交易策略的績效,也可以線上提醒交易者掌握進出機會。舉凡基本分析、籌碼分析、投資建議分析,甚至消息分析,都可以使用程式交易工具輔助。TradeStation軟體為一容易上手的工具,易於市場中實踐交易策略。本書對於廣大的TradeStation使用者,將有相當助益。
全書分成五大篇:壹. 安裝與設定、貳. EasyLanguage PowerEditor、參.訊號VS.策略、肆. 交易策略VS.情緒、伍. 程式交易範例。
目錄
自序
推薦序
壹、安裝與設定
一、 TS主程式初步安裝
二、 GlobalServer 開始安裝
三、 新增商品和資訊源的設定
四、 MetaServer 設定即時連線
五、 盤中接收即時資料並畫出即時K線
貳、EasyLanguage PowerEditor
一、EasyLanguage PowerEditor介紹
二、寫一個自己的函式:移動平均線
三、EasyLanguage基礎程式寫法的邏輯觀念
四、完成我們的第一個指標:移動平均線
五、內建指標的認識:MACD指標
六、函式Function的認識
七、交易訊號的介紹
八、Q&A
參、訊號VS.策略
一、Easy Language 的指令介紹
二、從程式碼到訊號 PowerEditor 教學
三、指令變策略的注意事項
四、簡短指標程式之寫法:真實區間
五、TS2000i交易系統開發123
六、交易系統的策略效能評估報告
七、MACD買賣訊號:Bill Williams論點
肆、交易策略VS.情緒
一、實戰交易策略和情緒波動(一)
二、實戰交易策略和情緒波動(二)
三、看見自己的心魔
伍、程式交易範例
一、技術指標 MACD
二、加減碼程式寫法
三、簡易型亞當理論策略
四、移動停損點進場方法
五、移動停損點作法
六、停損後是新的開始 (轉折)
七、簡易波段程式
八、多週期策略程式
附錄
一、程式交易自動下單的第一步
二、BLOG介紹
三、推動程式交易的姜林博士
四、自動下單機
五、網路上買賣程式的秘密
六、碎型指標介紹
七、如何重灌TS?
八、VISTA執行TS
序
出版緣起
會有動機要出版這本書,是我開始使用TradeStation2000i時感覺困難重重,因此希望想學習程式交易的同好,可以透過本書來作一個入門的動作,不用像我一樣瞎子摸象搞了大半年,在黑暗中摸索許久還自以為已經了解TradeStation2000i的全貌。
我十分興奮地要和眾人分享TradeStation2000i,其具有兩層意義:一是對過去所學習的知識作一番總結、二是告別過去,放空自己,來迎接新階段的新學習。而編、寫完這本書,發覺真正第一位受惠這本書的居然是自己,因為我確實因此而認識了很多期貨交易的同好,和更深刻了解期貨成功的祕訣在於——交流分享經驗。
雖然我也是電子資訊科系畢業,畢竟沒有寫程式很久了,因此要寫TS的交易程式,雖有交易程式想法卻無法落實寫出來,因此非常感謝一起完成這本書的幾位程式高手和實戰高手。
感謝再感謝
第一位感謝的是,我的投資啟蒙恩師黃平雲先生,他大學讀的是數學系,身為程式設計師的他,教導我關於投資成功的心法和TradeStation2000i的入門,甚至幫我撰寫交易程式和下單。然而我卻無以回報,除了感謝之外,到目前為止,好像只有請黃先生吃過幾次飯。希望已移民加拿大的他,如果回來台灣時能夠有時間坐下來一起吃吃飯、聊聊天,讓我有感恩致謝的機會。
第二位要感謝的是,期貨界常青鄭昌義先生,他對朋友的無私,多年來幫了我非常多的忙,他也是一起研究交易策略的好夥伴,多虧他,促使運隆在TS程式交易上足以不斷的進步。
第三位是交易熱血志士資工系碩士DK(異世界),他對交易非常的熱情,透過他專業的程式功力,本書大部分的程式都是出自於DK的專業之手。
第四位是D.K.很好的朋友飛天象,他對程式交易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因為DK的關係,才有意願和讀者們分享他對程式交易的專業和熱情。
第五位是期貨交易前輩Parkson,他是為人客氣豪爽又重感情的大哥,是一位專業的期貨交易人,在期貨界是名氣響亮的文章分享者和技術教學者。他教導我程式交易的重點:複利交易,不要只是百分比的獲利。他是運隆能夠成功交易的最重要的恩師,讓運隆能用放大鏡和縮小鏡來看透目前時空中的多空變化,是期貨交易實戰經驗最豐富、也是本書最重要的一位作者。
第六位是VITO,也是期貨交易界的常青,文采也是非常棒,交易時很有耐心和守紀律。有一段時間,VITO都會在部落格上發表對行情的看法,非常類似現在我的一位網友阿政。當時我每天一定要上去看看他那參透中華經典的交易文章,因此特地經過VITO的允許,將他的文章在本書中讓各位投資人欣賞與品鑑。
此外,當然還要感謝我身邊所有的人,包括太太、家人、親戚、長官、恩人、朋友和未具名網友的文章贊助和支持,一起分享交易心得和心法,如果有未盡感謝之處尚請見諒和指教。
想當時,自身並無能力可以發表這樣的一本專業書籍(即使現在也沒有),但我以無助的過來人身分,想要讓無助的投資大眾也能夠分享投資獲利之道,所以透過自己不斷學習和尋找專業朋友的熱情贊助,才終於有這本書出版的契機。Parkson大哥甚至把原先要給香港的出版社出版的部份稿件,抽回來給我一起在台灣出版,真是非常感謝他竟如此熱情支持我,特別再次和Parkson說:謝謝您的支持!
更要感謝寰宇出版社總經理陳志鏗先生的支持,才有機會和勇氣集合這麼多國內程式交易精英一起發表本書。
特別感謝 TradeStation Technologies, Inc. 授權本書的線圖使用。
推薦序
共同努力,提升國內程式交易水平
跟運隆認識,是在台中一場程式交易的演講上。運隆興奮的告訴我,他剛完成了一本深入談如何使用TradeStation軟體的著作,邀我推薦。
據我所知,過去以來,雖有程式交易領域的先進,在著述中提到使用TradeStation軟體作交易策略的檢驗工具,但尚未有一本詳細講述TradeStation軟體使用與Easy Language語法設計的專著。即使我個人常應期交所、證期會與金融資訊業者之邀,教金融業者學習TradeStation軟體的使用,在我任教的高應大金資所也開類似的課,但僅有未出版的上課講義,並未有專門著作。
因此,當運隆提到他的出書計劃並邀請我為其推薦,我欣然答應。綜觀本書內容,從TradeStation的安裝開始,到歷史資料導入、即時資料接收、執行策略的程式細部說明,一步一步引導讀者學習如何使用TradeStation作程式交易。更特別的是,本書還介紹程式交易的網路資源,從論壇到部落格,討論交易心法,讓讀者在學習到本書的精華之餘,更能從網際網路的知識寶藏,繼續成長。
過去幾年,我一直努力推廣程式交易,希望提升國內交易者的交易水準;除了著作、演講、授課與論文發表外,我在今年3月中旬,成立程式交易論壇(www.programtrading.tw);成立不到3個月,論壇上已經登錄超過千名同好,共同發表超過上千篇文章。在Google的「程式交易」與「程式交易論壇」的關鍵字排名中,名列前茅。
論壇中,我們特闢TradeStation軟體的討論專區。就如同我常說的,程式交易的研究沒有止境,書一旦出版就注定落伍,但本書讀者仍然可以上我們的論壇得到永續的最新能量;特別對於在學界任教的讀者,論壇提供了許多開放原始碼的教學資源與理論探討。運隆也在論壇中也發表許多了許多專文。
我在程式交易論壇中曾經直言,TradeStation軟體本身還有許多改善空間(這可能只是資訊背景的我對於工具精益求精的苛求),但不失為一容易上手的工具,許多期貨商自營團隊也是使用TradeStation軟體發展策略,甚至在市場中實踐交易策略。本書對於廣大的TradeStation使用者,將有相當助益。
雖然,管理當局對於開放程式自動下單至今仍有疑慮,但程式交易絕不等同於自動下單,它可以幫我們回測交易策略的績效,也可以線上提醒交易者掌握進出機會。甚至於程式交易也不必須是運用在,以技術分析指標形成的策略分析,舉凡基本分析、籌碼分析、投資建議分析,甚至消息分析,也都可以使用程式交易工具輔助,在我過去的研究中,就曾將程式交易的方法運用在這些領域。從最廣義而言,只要是以電腦輔助金融交易的進行,都可以算是程式交易的範疇(畢竟,哪一個軟體不是程式編碼出來的)。
我曾為文分析,參與程式交易者,也不必須是交易者。您也許是程式交易工具的設計者,也可以是輔助交易的營業員(透過程式交易的模型代測,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是交易模組的研發者,或者像我跟運隆一樣,作為程式交易的推廣者。
不管您是因為何種原因與角色,進到程式交易的領域,有緣看到這本書,值得稱慶,讓我們共同為打造國內更優質的程式交易環境而努力。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研究所教授 姜林杰祐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477993
- 規格:平裝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UUTT77EEEE5515TYDWS |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health/3y25aao.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49121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韓國卡扣式防塵地板新竹萊茵淺橡石塑地板苗栗瑞士PVC地板
大園地板破損翻新 台中北歐白橡防貓抓地板 桃園養身膠帶美國認證地板八德磁磚地板翻新 台中萊茵淺橡兒童遊戲室地板 苗栗櫻桃木SGS認證地板台中地板差異性 桃園萊茵淺橡紋耐刮地板 台中磨砂古橡木紋地板新竹東區地板翻新 台中防驗賣場地板 桃園起步條超耐磨木地板新竹磁磚隆起鬆動空心修繕處理 桃園木紋醫院地板 台中哥倫比亞原橡SGS認證地板